最近免费中文字幕中文高清,夜先锋av资源网站,一个人免费观看www,最新69国产精品视频,一个人免费观看的www视频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30年來頭一遭,TVB發(fā)出這樣一個警告!香港電視業(yè)到底怎么了?

每日經濟新聞 2016-12-25 15:24:50

“X哥,這次你一定要幫我,不然我死定了?!盩VB劇中的一句經典臺詞,道出了當前TVB的困境——誰能帶著TVB走出泥潭?

“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香港無線電視的節(jié)目。”

曾經輝煌,如今落寞。

近年來,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TVB)接連被曝出藝人出走、新作遇冷、業(yè)績下滑等情況;到了2016年,TVB預計盈利較上一年度將大幅下滑55%至65%。

“X哥,這次你一定要幫我,不然我死定了。”TVB劇中的一句經典臺詞,道出了當前TVB的困境——誰能帶著TVB走出泥潭?

30年來首次發(fā)布盈利預警

香港電視行業(yè)的日子愈發(fā)艱難。

2016年,在上世紀曾經締造過輝煌戰(zhàn)績、一度可與TVB比肩的香港電視臺亞視,在過去的十幾年里已逐步凋零,無數次被人唱衰。在經歷零收視、欠薪、易主撤資、吊銷牌照等一系列動蕩后,已難以為繼地走向終途。雖然少了亞視帶來的競爭,但TVB的日子也并未因此好轉。


▲2016年12月18日,香港,2016 TVB萬千星輝頒獎禮。(圖片來源:東方IC)

12月初,TVB發(fā)出了近三十年來的第一次盈利警告。TVB警告稱,料2016年度盈利較上年下跌55%至65%,TVB詳細列出了這些影響因素:

1、香港經濟自2014年第四季度起持續(xù)下滑,廣告市場疲弱,這部分業(yè)務預期收益按年下跌接近港幣4000萬元,即減少約13%;

2、里約奧運轉播未能收回成本約港幣1500萬元;

3、2016年,出售臺灣業(yè)務剩余47%股權(2015年已出售53%)以及出售臺北物業(yè)帶來的凈收益為2920萬港元,去年這一項目(可理解為非經常性損益)為4100萬港元。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注意到,TVB發(fā)布盈利預警并非沒有先兆。在2016年中期業(yè)績中,其持續(xù)經營業(yè)務的收入由20.31億港元下跌至19.64億港元,跌幅為3%;而持續(xù)經營及已終止經營業(yè)務的股東應占溢利由11.48億港元下跌至3.02億港元,跌幅約為74%。

公開資料顯示,自2010年起,TVB的盈利增速就開始趨緩,其中2012年和2013年分別實現17.32億港元和17.36億港元的凈利潤,到了2014年,其凈利潤為14.1億港元,同比下降18.9%,這也是TVB五年以來首次凈利潤下滑。

有分析稱,不管是TVB還是亞視,香港娛樂產業(yè)早已不再是華人地區(qū)的領頭羊,衰落是必然的。

雖然TVB仍在盈利,但它步入急速下滑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更為重要的是,在多重不利因素擠壓下,TVB多年來為之驕傲的“造星工廠”也越來越不管用了,對娛樂業(yè)來說,明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這正是TVB的根基所在。

“造星工廠”怎么了?

資料顯示,TVB于1967年11月19日由利孝和、祁德尊、邵逸夫等人創(chuàng)辦正式開業(yè)。由于是香港首間獲得免費無線電視牌照的電視臺,故TVB一般又被稱為“香港無線電視臺”。從香港的免費電視起步,公司業(yè)務拓展至澳門、中國大陸及臺灣地區(qū),并進一步拓展到北美洲、南美洲、歐洲、澳洲等全球各地,主要業(yè)務包括電視廣播服務、節(jié)目制作及節(jié)目發(fā)行及分銷,數碼媒體業(yè)務及書刊發(fā)行業(yè)務,為全球最大的中文商營傳媒之一。

▲圖片來源:東方IC

在TVB統(tǒng)治香港電視業(yè)的時代,邵逸夫功不可沒,他打造出了無數巨星,讓TVB成為名副其實的“造星工廠”。邵逸夫最關鍵的貢獻是,1971年TVB開設了首期無線藝員訓練班,其后這個訓練班為整個香港演藝圈輸送了大量的中堅人才,如今仍然在圈內呼風喚雨的周潤發(fā)、周星馳、梁朝偉、劉德華、郭富城、劉嘉玲等頂尖巨星,乃至現在已晉升為國際級大導演的杜琪峰等等,都是出自該訓練班的學生。

但近年來,隨著邵逸夫這一靈魂人物的逝去,加之內地影視劇行業(yè)的不斷崛起,香港影視行業(yè)陷入困境,電影票房、收視率、演藝機會和演員待遇都不如內地,這也造成香港藝人紛紛北上內地,香港影視人才變得青黃不接。

2016年,TVB損失了胡杏兒、徐子珊、楊怡等多名一線花旦,鄭嘉穎與黃宗澤也極有可能在明年告別TVB藝人的身份,如此看來,TVB全盛時代一手捧紅的花旦與小生,幾乎已經全部離巢。

一位資深TVB劇迷告訴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現在身邊的人說的最多的就是,‘TVB已經不行了,你怎么還在看’。大家的共識是TVB的黃金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上世紀末,是我們慢慢長大的年代,也是香港影視的黃金年代。在沒有手機、沒有網絡的年代,TVB的連續(xù)劇,是我們生活中最美的點綴??墒侨缃瘢琓VB已經不再是唯一的選擇,這兩年看TVB劇和內地劇,其實可以發(fā)現,好多當年在TVB劇演男三男四女三女四的,現在已經是TVB力捧的當家小生當家花旦了,而很多TVB熟悉的面孔如今好多都出現在內地熒屏上,盡管有時候他們演的不是主角。TVB這兩年一直在彌補這方面缺口,會邀請那些曾經幫助TVB創(chuàng)造經典的戲骨回去拍戲,比如方中信、黃秋生等,但收效甚微……”

近日,TVB高層樂易玲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時就表示,對于外界所說的TVB藝人離巢、青黃不接,她并不認同,而是堅定地表示“根本沒有這個事情”;在她看來,離開是正常的事情,新人出頭也需要騰出位置。

樂易玲還表示,她不認為當紅藝人離開對TVB有太大影響。如佘詩曼離開后,又重新返回TVB,改簽“部頭約”(一般只規(guī)定一年拍多少電視劇,沒有底薪,片酬按集數計算,不限制藝人的其他活動)。雖個人選擇不同,但TVB和他們的聯(lián)系還在。今年上映的電影《使徒行者》,佘詩曼出演了女主角。

▲電影《使徒行者》海報

提出“內地戰(zhàn)略”

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彭偉步長期從事海外華文傳媒與華人關系研究,他向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分析了TVB落寞的核心原因:

向新媒體化轉型是一個必然趨勢,年輕人都從手機和網絡獲取信息,這些都比傳統(tǒng)媒體體驗好;

TVB的電視節(jié)目這么多年來缺乏創(chuàng)新,近5年來推出了多少好的節(jié)目?多是模式化生產復制拷貝,因為這樣成本更低;

在新人的培養(yǎng)上也不像以前有力度;

內地電視產業(yè)的發(fā)展對香港電視業(yè)形成了擠壓。維持一個媒體生存,無論是內容產業(yè)還是渠道保持以及流量穩(wěn)定,都需要一種綜合性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大家都不看你內容的時候,廣告商憑什么給你投廣告?

固守香港一隅已經行不通,進軍內地市場成為TVB的主要戰(zhàn)略。

在2016年中期業(yè)績公告中,TVB就表露了這一決心:在出售中國臺灣的經營業(yè)務后,現轉而致力擴展數碼新媒體分銷業(yè)務及推動在中國內地的發(fā)展。

▲TVB經典臺詞

在TVB進軍內地的戰(zhàn)略中,華人文化董事長黎瑞剛至關重要。在任命黎瑞剛正式出任TVB非執(zhí)行董事及董事局副主席的公告中,TVB介紹稱,黎瑞剛曾出任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SMG)董事長及總裁超過10年,并成功地把SMG從一家省級廣播電視機構打造成中國業(yè)務布局最為完整的大型傳媒娛樂綜合集團。

今年12月,黎瑞剛在出席活動時表示,華人文化投資了香港的TVB,入股之后將推動TVB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尤其是在新媒體領域。他還表示,明年TVB將推出新的平臺,基于互聯(lián)網、基于社群結構的新平臺,使資源得到拓展。

彭偉步表示:“我很贊成TVB進軍內地,因為這是必然的發(fā)展方向。香港商業(yè)高度發(fā)達、市場容量有限,廣告市場已經飽和,不可能再有太大的增長,而內地則正處于高速發(fā)展時期,內地人均GDP的增長對娛樂產品的需求也在快速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初,廣電總局頒布了“限外令”,即所有境外劇都要實行先審后播的報備機制,TVB劇也在其中。也就是說,等劇集在TVB電視臺播完半年后,通過內地的審核才能在內地網站上上架。

彭偉步也表達了對這一問題的擔憂。他表示,如果TVB只是自己生產內容輸出,國家是支持的,但如果要在內地建立自身的平臺進行播出,這就得看國家政策了。和內地有傳媒資質的公司進行合作,這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責編 文多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TVB 香港電視業(yè) 香港無線電視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