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25 10:03:00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趙陽戈
每經記者 趙陽戈
2013年6月,美國棱鏡門事件觸發(fā)了全球信息安全的神經。
先是英國《衛(wèi)報》拋出了第一顆輿論炸彈:美國國家安全局有一項代號為“棱鏡”的秘密項目,要求電信巨頭威瑞森公司必須每天上交數(shù)百萬用戶的通話記錄;6月6日,美國《華盛頓郵報》披露稱,過去6年間,美國國家安全局和聯(lián)邦調查局通過進入微軟、谷歌、蘋果、雅虎等九大網絡巨頭的服務器,監(jiān)控美國公民的電子郵件、聊天記錄、視頻及照片等秘密資料。消息一夜之間擴散到地球每一個角落,輿論一片嘩然。
此后,事件不斷發(fā)酵,我國也掀起了 “去思科”、“去IOE”、“去SOA”的浪潮。而就在聲聲浪潮中,外圍刺激還在輪番上演。另一方面,政策的推手也動作頻頻,在這樣的背景下,軟件國產化的呼聲逐漸高漲。
外圍刺激輪番上演/
軟件國產化的外圍刺激不斷上演。
2014年4月,微軟公司正式結束對WindowsXP的技術支持;同月,OpenSSL一個名為 “Heartbleed”的漏洞曝光,利用這一漏洞,攻擊者可以獲取用戶密碼,或欺騙用戶訪問釣魚網站。
一個月后,美國司法部宣布了對五名中國軍方人員提出刑事起訴,指控他們用網絡黑客攻擊的方式竊取美國企業(yè)情報借以獲取經濟上的優(yōu)勢,這一指控遭到中國外交部的反駁,此外,外交部反過來指控美國網絡竊密、監(jiān)聽、監(jiān)控等;同月,中國國家互聯(lián)網應急中心的數(shù)據顯示,3月19日~5月18日,2077個位于美國的木馬或僵尸網絡控制服務器,直接控制了我國境內約118萬臺主機,同期,IP地址位于美國的黑客對我國目標進行了5.7萬次“后門”襲擊和1.4萬次“釣魚”嘗試。
7月,微軟公司正式宣布,對Windows7的主流支持服務將在2015年1月13日結束;同月,俄羅斯又發(fā)布互聯(lián)網新規(guī),稱公民數(shù)據必須存儲在國內服務器上,這一切行動都在觸動全世界信息安全的神經。
政策頻頻發(fā)力/
種種刺激下,國人信息安全意識不斷加深,政策層面推手動作頻頻。
2014年2月,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成立并召開第一次會議,彰顯我國在保障網絡安全、推動信息化發(fā)展等方面的決心;5月16日,中央政府采購網發(fā)布《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采購中心重要通知》要求,所有計算機類產品不允許安裝Windows8操作系統(tǒng),雖然后續(xù)出爐的2014集采名單中,Windows8操作系統(tǒng)仍然入圍,但這一消息令資本市場產生了不小反應。
6月,部分中央機關及下屬部門內部要求停止使用Office的消息傳開;一個月后,網上又開始盛傳由于賽門鐵克旗下的“數(shù)據防泄漏”(SymantecDLP)產品存在竊密后門和高危安全漏洞,公安部門禁止采購相關產品。7月下旬,工信部公布了首批可信云服務認證名單,19家本土云服務商的35項云服務通過了該項認證,而最新消息顯示,國家工商總局對微軟涉嫌壟斷行為立案調查,肅清市場,財政部5億支持地方科技基建國產軟件。
如此背景之下,資本市場掀起一波國產化浪潮,各種概念孕育而生,國產操作系統(tǒng)、國產辦公軟件系統(tǒng)等概念股被市場第一時間挖掘梳理,成為一波波新的行情。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